安阳乡五一中心小学2014—2016 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一、建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时代背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的发展在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应对能力,提高内在的生存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不仅仅是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也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良好的评价氛围,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评价特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评价特征,集中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标定位、具体目标和培养策略三个方面,这是制定教师评价体系的前提。(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教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关键在于发现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基础、不利因素与障碍。第一,自我分析这实质上是坚持了以学校、师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帮助教师解决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实现学校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要依靠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校实行教学、科研、管理、培训一体化,发挥网络专家的指导作用、学校行政领导作用,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分析———不断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强项、特色与风格,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点、弱项与困难。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继续发展有利方面,转化不利因素,从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点。第二,培养目标定位和效标制定这实质上是调动教师充分参与制定和调整评价的积极性,解决评价的目标和主题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对专家型、实验型和合格型三种类型教师的培养上。有的学者认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发展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的指标)。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反映教师需要付出行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富有创新性的教学行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我们引用以下的框架确定朝天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的效标:第三,发展目标和层次目标制定根据本校以往的办学思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