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装企业经营与创新体系服装企业的成功与发展无一不是经营体系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为满足国内服装市场短缺的需要,规模数量型的发展模式不仅使所有的服装企业受益,也带动了整体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服装市场只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并确立了服装在纺织行业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孕育了品种经营的理念,尽管这种建立在复制国外服装流行品种基础上的经营理念十分脆弱,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经营优势,但也唤醒了国内庞大的时装设计师市场。进入 90 年代,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使许多服装企业采用了出口导向的经营策略,不仅促进了大量三资服装企业的发展,也奠定了服装在纺织出口中的龙头地位。然而这种短期利益导向的经营行为却大大削弱了我国服装企业在服装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品牌开发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也抑制了服装设计师的成长。90 年代中后期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再次唤醒了国内服装企业的创新机制,面向国内服装市场的品牌经营理念,使那些较早掌握其中玄机的经营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倍数的增长与发展。然而这决不是服装企业经营创新的结束,在过往的这些经营创新中,往往只注重了经营系统中单一要素的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的应用将大大增加经营系统各个要素的关联度,围绕现代服装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与创新体系将是现代服装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一、现代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不太发达时,成功的企业通常是采用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来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提高投资收益率。这种竞争建立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共同市场资源的基础之上,如顾客争夺、供应商争夺、人才争夺、资本争夺等,打的是持久的消耗战。现代服装企业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竞争观念,将竞争定位于核心能力的开发上。服装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满足顾客增值需要的主要技术或技能,是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独特的竞争力,是构建企业新盈利点的基础。其特点是个人可占用性程度低、持久性(如管理制度、产品构思、顾客方面的优势比管理技术、生产、产品方面的优势具有更持久性)、可转让或复制程度低、能够为顾客创造增值的产品或服务。其内容包括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默会知识、商誉、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超越顾客导向的产业洞察能力、价值提升与创新能力。许多成功的高科技企业都具备这样的一些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中他们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