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科学思维经历动能概念的建立过程,提高演绎推理能力,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中的实际问题。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知生活中动能定理的应用,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知识点一 动能的表达式[观图助学]如图甲所示,是古代战争中攻击城门的战车,战车上装有一根质量很大的圆木,有很多士兵推着以很大的速度撞击城门,轻而易举地将城门撞破。圆木的质量很大,速度很大时,是为了增加圆木的什么能? 甲 乙如图乙所示,人用铁锤打击石头时为什么要用质量较大的铁锤,还要高高抡起来?这样可以增大铁锤打击石头时的什么能?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mv 2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2.表达式Ek=mv 2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符号为 J。1 kg(m/s)2=1 N·m=1 J。[思考判断](1)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初中学过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动能的“三性”(1)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标量性:动能是标量,没有方向。(3)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知识点二 动能定理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增加到 v2,此过程力 F 做的功为 W。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3.表达式:W=Ek2- E k1。动能定理中的功“W”指合力做的功。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思考判断](1)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可能减小。(×)(2)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3)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4)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5)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Ek2-Ek1是动能的变化,定理中“变化”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数值可正、可负。核心要点一 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与速度的三种关系(1)数值关系:Ek=m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