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弱势群体学生为重点,开展帮扶活动——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王建华多年来,特殊群体的关爱,贫困生的帮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劳务经济是我镇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项目,为解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孩子”健康成长,早在2007年秋,我镇中小学为留守生办了三张卡:“生活应急卡”、“医疗绿卡”和“爱心电话卡”,为帮扶关爱“留守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几年来,“三卡”惠及留守学生2000多人次,解决了他们吃饭、就医、与父母联系的困难。其经验做法被录入《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报》以《“三卡”温暖学生心》为题作了专题报道。2010年春,为加强师德建设,强化爱生行为,我们在全镇广大教职工中开展“三同”体验、“双扶”关爱活动,即教师与学生同走访家庭,同吃问生活,同坐明学情,一对一亲情帮扶留守学生和一对一资助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教师能够做到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中,把学生冷暖记在心上,用爱育人,用心教书,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舍去威严与学生沟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谭友平、朱海卿、付先宏、袁园等38名教师由于表现突出分别被评为市县级师德标兵和学生最满意教师。两年来,教师家访学生950余人次,听课3000余节,每餐都有3——5名教师与学生同吃。收集教师关于教学、帮困、生活等方面建议58条并全部整改到位。《保康党建网》、《中国教师报》相继推广了我镇师生“三同”体验工作的做法。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惠民政策,积极争取社会救助资金,开展助弱帮困活动,为困难学生撑起一片晴空。三年来,全镇享受国家政策性资助850人,资金达50万元;得到康明斯、紫薇、清泉、妇联、希望工程等基金会资助50000多元解决了300名学生的生活问题;师生捐款达20000元,设立了救助基金专帐,解决特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多种形式的资助,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励着莘莘学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多年来,我镇未出现一例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义务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