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1/3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2/3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3/3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有毒物质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3 个途径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1 氰化物中毒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和氰化金钾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量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待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例如:含氰镀槽与酸铜槽、酸洗槽、铬槽等酸性物质的距离过近;含氰污水与酸性废水混合排入;含氰废气与酸雾共用一套通风装置;零件表面的酸性物质未清洗洁净就进入含氰镀槽,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氰化钠和氰化亚铜的溶解过程属络合反应,若操作不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溶液温度急剧升高,甚至沸腾,分解产生氰化氢和氰气,并可能造成含氰溶液外溢。含量镀槽的工作温度过高和电流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氰化物分解和扩散。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如 2025 年10 月,浙江温州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修理时,检测、修理人员在未实行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 4.5m 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 5 人进入池内,最终造成 4 人死亡,1 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事后检测发现: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2 有机溶剂中毒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如三氰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沈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喷漆、电泳、油墨涂敷、退漆和零件清洗等作业,通常为近距离的手工操作,难以做到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有效隔离。若缺少良好的通风和个人防护用品,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吸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3 酸雾中毒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氟酸在电镀中应用广泛。酸铜溶液因空气搅拌会形成酸雾;盐酸除锈会逸出 HC1 气体;高浓度的氢氟酸会挥发出 HF 气体;浓硝酸退挂具和零件,会产生 NO2 等氮氧化合物。作业人员吸入酸雾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炎症和肺水肿,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某电镀厂使用硝酸退挂具,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贸然在硝酸中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镀生产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