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实践与思考近年来,××县积极响应××省委井冈山会议的号召,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探索,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极。截止到××*年10月底,××经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近4平方公里,共引进项目106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2个,超5000万元项目22个,外资项目8个,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6亿元,安排就业人员2.2万人。今年1-10月,××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4.9亿元,实现税收7600万元。近两年,先后被评为全省县级十大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省民营科技园。××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实践,和大多数中部地区县级工业园区的发展一样,经历了一个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也面临着一个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壮大的课题。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及反思××经济开发区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形成规模,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经验是1、依靠优惠政策吸引,是××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前提。要在××这样一个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山区小县发展工业园区,政府必须有较强吸引力的政策。对在工业园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我们在地价、电价、水价、税收及其它收费等方面均提供较大优惠。县财政还拿出300万元设立了园区信贷担保基金,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信贷担保。为了鼓励企业拓展外贸出口,我们设立了外贸出口奖励基金;为了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我们设立了企业技改扶助基金;为了奖励税收贡献大户,我们把企业交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用于设立了企业发展奖励基金。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2、坚持优质项目推动,是××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关键。要增强园区实力,关键是要选好项目,以项目促项目、带产业、强支柱。近两年来,我们自我加压,按照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建设园区。对意向性入园项目,组织实地考察,严把质量关,做到“三不引”,即有污染的不引、高耗能的不引、低水平的不引。重点引进规模大、技术强、效益好的项目,特别是境外、省外项目。对大项目招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谈判。仅今年1-10月,我县就引进8个投资超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开发区的实力。3、打造优良环境保障,是××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动力。新一轮区域经济的竞争,是环境优势的竞争。我们始终对发展环境保持高压态势,下狠心、出硬手、施铁腕,整治环境。同时,重点做好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县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点了2户园区企业,且亿元以上项目均由主要领导担任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所有入园项目都安排了责任服务单位,对大项目,我们还组织了财贸、农林等八个经济实力较强的系统进行帮扶,专设了项目协调办;凡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和行业都在园区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服务机构。在完善园区服务体系的同时,我们还把服务工作延伸到为企业破解用工、融资等难题上。通过“无边界”服务,全方位为落户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感动外商,让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放心地来投资。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开发区已完成了初期的规模化建设,并出现了纺织、食品、竹木加工、砂轮、电子、机械制造等几个产业集群的雏形。××经济开发区的一些发展做法,在中部地区县级工业园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些深层次的带有普遍性的矛盾也日渐显现一是优惠政策的吸引力越来越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以××县为例,××曾是全国小水电试点县,拥有大量的富余电力资源,××经济开发区设立初期,一大批企业正是看中了××优惠的水电价格和地价、税收及其它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所以才选择××投资。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地的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惠政策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已变的越来越困难,而且难以为继。二是自然选择的产业梯度转移,不利于入园项目质量的提升。中部地区县级工业园的落户企业大多来自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企业周边市场己经接近饱和,竞争激烈。它们需要发展,需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