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采纳适当的统计技术,确保工序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改善工艺,提高质量的目的。本制度适用于产品过程控制、质量验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过程。2、管理要求2.1 技术科应用统计方法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最太限度提高原、辅材料的利用率。采纳控制图等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图表显示生产过程当中随时间变化的质量波动情况,分析和推断是偶发性原因或系统性原因所造成的波动,提示相关人员及时作出对策、消除影响、恢复工序的稳定状态,防止废品的产生。2.2 质检部门负责采纳抽检和全检的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检查成品的合格率,成品的一等品率,成品装配一次交验合格率,主要零件、主要项目抽查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产品率和不良品、废品损失。2.3 仓库每月按时上报原材料的利用率,(尤其是主要原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准确提供各项原辅材料与能源的耗用。2.4 生产设备科每月上报电力耗用以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及其利用率。2.5 生产设备科每月按时上报产值,把本月的计划任务与实际生产挂钩。2.6 所有规定使用统计技术的部门,须统计准确,表达正确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