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意义[摘要]建国前后(1948-1953年),陈云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他在六次劳大报告中提出XX县区工会工作任务,标志着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工会工作方针的根本转变。之后,他将工会工作置于国家建设的大局中,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如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关心工人的切身利益,重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等,这些思想和主张丰富了建国初期的工运方针,推动了建国前后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为新中国工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关键词]陈云;工人阶级;工会工作陈云同志,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1948年10月至1953年5月陈云同志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新中国建立前后,随着解放战场的全面胜利,全国工人运动走向统一,工会工作发生根本转变并蓬勃发展,如何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陈云同志担任全总主席以后,虽然同时还负责沈阳和中央政府的财经工作。但他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并对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论述和指示。陈云同志在此历史重大转折时期,以其深厚的理论修养,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确定新中国工人运动的方针,发展工运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陈云同志的工人运动思想、经济思想、建党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面临建立新政权并巩固新政权这一重大问题。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是依靠工人阶级,还是依靠贫民百姓,还是依靠其他,党内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也不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明确提出,在全国解放战争不断胜利的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这一时期,陈云同志在接管城市、发展经济和指导工第1页共10页人运动过程中,就工人阶级的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推行企业民主化管理等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为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落到实处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阐明工人阶级是人民政权的领导阶级陈云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出发,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在建立新型人民政权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建立新型政权必须坚持工人阶级在人民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新中国建立前夕,在XX县区,陈云同志明确指出工人阶级已经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具有国家主人翁的气魄。他指出,“XX县区的职工运动是在一种完全新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人阶级已经获得解放,并成为人民政权的领导阶级,在国营、公营和合作经营的企业中,职工们已经是企业的主人。”[2]“工人阶级是一个干大事的阶级,要解放全中国四亿七千万人,要把人类数千年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推翻,建立新的合理的社会制度。”[3]同时他还指出,工人阶级现在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将来还要为社会主义而奋斗。(二)坚持依靠工人办企业,推行企业管理民主化随着解放战争不断胜利,党要从解放城市转变为管理和建设城市。陈云强调,建设城市,发展生产,为人民办事,我们要依靠工人阶级,要听取工人的意见。他指出,“工人是工厂里直接劳动的,人数最多,是最重要的。”“工人不仅是工厂的主人,又是国家的主人。”[4]由于刚解放,有一些工厂对依靠工人阶级办好工厂的观点还比较模糊,许多做行政工作的同志对生产依靠工人的观点还不明确。针对这一情况,陈云高度重视,致函重工业部,“请该部即速彻底查明报告。”[5]为了改善国营、公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陈云提出,要在企业中依靠工人阶级进行民主改革,逐步改变旧的管理制度,工厂要组织职代会,讨论职工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中央的一些重大决定,也要通过工会和职代会贯彻落实。为了贯彻中央“保护工厂,防止破坏”的决定,陈云在签发的重工业部《关于实行紧急检查给各大公司、各独立工厂的指示》中指出,“各级机构必须主动地与党支部及工会取得密切的联系,通过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