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管理人员职责1、学校必须配备 1 名专职“数字化接收系统”管理人员和 1 至 2名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学校数字化项目设备的使用和维护。2、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要求及时、完整地接收、下载和整理数字化资源,接收、解压后的数据要存放到计算机中指定的文件夹里,并及时清除废旧的资源。3、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并根据接收下载的数字化资源的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把整理后的资源复制到专用服务器上,供师生查询、下载和应用。4、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资源,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5、管理人员要做好数字化资源接收、下载的记录日志和使用登记管理工作,逐步建立数字化资源库。6、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学科教师进行数字化资源接收、下载和应用的技能培训。7、管理人员要对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等进行收集、整理,并分类存档。8、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数字化资源的接收、处理和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二、数字化设备设备管理制度1、明确专人管理,建立设备登记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档案,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2、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保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形成上报机制。3、上机人员应爱护计算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不得频繁开关主机及显示器。不得随意拔插、拆卸机房内的各种电源线,更不得擅自拆卸更换硬件,有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4、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5、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6、加强计算机教室的安全保卫工作。需安装防盗门、窗,钥匙应由专人保管,定期对上机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7、对设备的维修和添置,要严格执行呈报制度,要将故障记录和处理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落实售后维修公司进行维修。8、未经许可所有的教育设备不得挪作它用。三、数字化资源使用登记制度1、专职管理教师负责数字化资源接收、下载、处理、刻录工作2、专职管理教师负责数字化资源按学科分类、编制目录等工作,负责做好资源库的管理工作。3、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研究,广泛应用在备课、教学、公开课等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4、建立教师使用登记制,逐步将教师每学期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5、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化资源,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