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炼钢企业焦化段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钢铁企业焦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将煤炭经过干馏生成焦炭,作为炼铁的燃料和原材料,焦化生产是钢铁冶炼的必备环节,生产工艺主要由备煤、炼焦、煤气净化三个主要阶段组成。主要机理是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其有机质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气态(煤气)、液态(煤焦油)和固态(半焦和焦炭)。为此,熟悉炼焦生产工艺,有针对性地预防焦化工艺火灾,是一项做好钢铁冶金企业火灾预防的重要消防监督任务。一、炼焦工艺生产过程当中的火灾危险因素1、焦化工艺备煤阶段的火灾危险性在焦化工艺的备煤阶段,煤粉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可燃物质,煤粉尘具备爆炸性,其爆炸下限浓度为 33g/m3~45g/m3,此外,煤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可使煤温升高,煤料氧化而引起自燃。2、炼焦阶段中的火灾危险性炼焦阶段中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蒸汽、煤粉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容易引起爆炸和发生火灾;煤的成焦过程可分为干燥脱气阶段、解聚和分解反应、半焦成焦炭三个阶段。上述三个阶段所析出的高温气体经炼焦炉上的集气管所收集到的气体统称为荒煤气。荒煤气经回收化学产品和净化后的煤气即净焦炉煤气,其组成主要为氢气(H2)(体积约 54%-59%)、甲烷(CH2)(体积约 24%-28%)、一氧化碳(CO)(体积约 5.5%-7%)。3、煤气净化阶段的火灾危险性净化阶段涉及的物质为焦油、轻苯、精重苯、氨和洗油,其中焦炉煤气为爆炸性气体,其爆炸极限(体积)为 4.72%~37.59%。各小组分火灾危险性如下:焦油:为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为丙类。闪点为 100℃,自燃点为580℃。轻苯、精重苯: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为各苯类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1.2%~8.0%。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爆炸极限体积为 15.7%~27.4%,自燃点为 651℃。洗油:为可燃烧液体,火灾危险性属丙类。闪点为 100℃,自燃点为 580℃~630℃。在煤气净化的过程当中净化系统容易产生负压并渗入空气,易引起爆炸造成火灾。4、焦化生产中产生的明火、雷电及静电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二、火灾预防对策1、备煤阶段火灾预防措施煤种堆放,各种煤料贮存按时间进行存放,不得超过贮存期限,防止煤料存放时间过长发生氧化自燃。运煤系统的装卸、贮配装置、各转运站等应当设置自然通风装置;煤粉碎机室内应设机械除尘装置,防止发生爆炸。2、炼焦阶段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