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防治措施一、腕部损伤及防治措施常见损伤原因腕部主要由 8 块形状不同的小骨构成,鉴于这个解剖特点,我们的手腕才可以作出如此灵活的各种动作,也正是因为小骨多的原因,因此也是容易导致腕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当击球时,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的作用,手腕快速做出内旋外展动作,假如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防治措施1. 作好腕部的准备活动2. 养成使用(护腕)护具的好习惯。3. 不要发“死”力。4. 轻度损伤时,腕部出现痛苦、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48~72 小时后,用中药熏洗,适当按摩,促进淤血吸收治疗效果好。重度损伤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施治。二、腰部的损伤及防治措施常见损伤原因乒乓球运动损伤以腰骶部为最多,约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还多。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始终要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这时,腰椎的棘上韧带始终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骶棘肌也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结束后不注意放松,致使局部过度疲劳,以致积劳成损。在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转腰这个动作,腰部活动以大肌群为主,假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大肌肉群的惰性尚未克服,也是造成腰部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防治措施1. 打球之前一定要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一般活动腰部 2~5 分钟即可。2. 损伤较轻:一般指局部软组织或韧带轻微损伤。减少活动或者停止活动;适当做些按摩、拔罐、远红外线照射、贴膏药等,一般5~7 日可愈。3. 严重损伤:指腰部软组织或韧带撕裂、小关节明显错位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需要卧床休息,在执业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三、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常见损伤原因据统计,在各类损伤中,膝关节的损伤比率占 30%以上,由于在打球过程当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位,关节周围韧带处于紧张和牵拉状态(如绷紧的橡皮筋)。假如运动前膝关节没有进行适应性(或顺应性)活动,在突然过度牵伸时,就容易造成膝关节内外两侧副韧带的运动损伤。另外,膝关节损伤和运动员的打法有关,拉功型和削球型打法的,下肢的活动范围大、幅度大且速度快,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故容易导致损伤。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打法类型,也可以加强膝关节的锻炼以减少损伤发生,如通过站桩、蹲马步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通过压腿、劈叉来提高股后肌群的柔韧性。防治措施为了防止损伤,打球时应实行一些预防措施。首先,训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