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卷 2024 高考语文 6 月 7 日上午结束,对于 2024 年高考语文试题难易程度大家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我高三语文频道为宽阔考生准备的 2024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下一届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法律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排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讨论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讨论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 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文章□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实行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 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讨论,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讨论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讨论?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讨论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假如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