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咏煤炭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咏煤炭》是明代大臣于谦创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描写了煤炭的形象以及煤炭的一生;后四句抒发了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以下是我整理的咏煤炭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于谦《咏煤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培育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 3、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二、重点、难点: 1、领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老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假如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老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在小组内沟通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4、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老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展示,师生共同探究。 老师集中点拨学生疑而未决的主要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 (2)《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要点如下: (1)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旧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5、学生齐读全诗 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于谦的《咏煤炭》首诗,了解了诗人的心志,和人生情怀,领略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会了阅读把握诗词的一般方法,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咏煤炭》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