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问和智慧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学问和智慧》此文为罗家伦(1897 年 12 月 21 日 1969 年 12 月25 日)的作品被选至初中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 11 课。以下是我整理的学问和智慧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3、情感目标:懂得“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2、教学难点:语言的精练。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浏览课文,熟悉基本内容。 教学时数:1 课时 第一课时(9233)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制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制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制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日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 1 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 2 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 3 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 4 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 5 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 6 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理清文章结构 1、分组讨论 2、沟通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默读课文 1—2 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1、分组讨论 《学问和智慧》阅读练习 阅读一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