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力的合成★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用具:多媒体、总重力为 200N 的一桶水(依情况而定)、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 1 块、弹簧秤 2个、橡皮筋 1 条,20cm 细线 1 条(两端打好套)、白纸 1 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一、平等四边形定则教师活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比较准确而又简捷的语言表述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点评:概括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力 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若 F1和 F2的方向相反(夹角为 180°),求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若 F1和 F2的方向相同(夹角为 0°),情况又怎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力 F1、F2、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随着 F1、F2、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θ= 0°;0°<θ<90°;θ= 180°;90°<θ<180°;θ 从 0°到 180°变化,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