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 20XX 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20XX 年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为探究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进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我区在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仔细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动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