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2)了解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理论和用该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2.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科学的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本课程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二、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2.理解晶体结构理论(空间点阵结构)和解释晶体各向异性是教学的难点。三、教具1.矿石标本:石英、云母、岩盐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具:(1)观察食盐和砂糖颗粒形状的区别:两个培养皿(内各有食盐和砂糖)、放大镜。(2)观察晶体各自导热性不同:薄云母片、盖玻璃(事先在一面涂上薄薄的一层蜡)、钢针(有木柄)、酒精灯。3.晶体结构模型:食盐(氯化钠)、金刚石、云母等。4.幻灯片:(1)晶体与非晶体在液态冷却过程中的温度与时间关系曲线。(2)晶体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图。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材料有石料、砖、钢铁、木材、塑料、汽油、煤油……,其中应用固体最多。所谓固体其特点是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它在不太大的外力作用下,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今天对固体的性质进行简单了解。(二)教学过程设计1.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如石英、云母、食盐、明矾等。非晶体:如玻璃、橡胶、松香、沥青等。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都有很大的区别。(1)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形状,它的外形是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食盐的晶体是立方体;石英的晶体中间是六面棱柱,两端是六面棱锥;明矾晶体是八面体。出示幻灯片,并把石英等较大体积晶体矿石标本展示出来。如图 1 所示。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食用精盐的小晶体形状,都是正立方体。用放大镜观察食糖的小颗粒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展示大块松香、沥青等没有规则的外形。(2)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称为晶体的各向异性。而非晶体不具有这一性质。物理性质有:力学性质(硬度、理解面)、热学性质(导热性、热膨胀性)、电学性质(导电性、压用心 爱心 专心电性)、光学性质(折射率不同、偏光性)。学生分组实验,对比云母和玻璃导热性的区别。烧热的钢针针尖接触涂有石蜡的云母片的背面和涂有石蜡的玻璃片的背面,钢针接触点背面附近石蜡熔化,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