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科技信息素养教程开课院系:图书馆制订(修订)人:张东烜、查颖审核人:张东烜批准人:2019年09月01日制(修)订课程名称:《科技信息素养教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LiteracyinScienceandTechnology》总学时:18其中:实习课4学时学分:1先修课程: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科技信息素养教程》(网络课件)参考教材:1、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教程,李贵成,张金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概论,柯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肖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许征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全校公选教学目标:课程采用网络教学,结合上机实习,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根据课题独立地选择适当的信息源,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掌握熟练地查找和利用各种科技电子信息资源的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大学生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大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教学目的。课程简介《科技信息素养教程》是一门讲述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科技电子信息资源的课程。该课程以现代信息检索技术为核心,对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信息资源的选择、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检索、信息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该课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让学生系统了解和较为熟练地掌握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技能,增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自学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力的保障。本课程特点:利用深圳大学Blackboard系统,进行网络教学、师生交流和答疑。结合上机实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以及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教学内容第一章科技信息素养概念与标准第一节信息素养的概念第二节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第三节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第四节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第一章主要讲述信息素养的概念、构成、教育和标准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构成。了解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第二章科技信息源的类型与选择第一节信息资源的类型第二节信息资源的选择第三节数据库资源介绍第二章主要讲述科技信息资源的类型和选择。要求学生掌握科技信息资源的类型,并能正确选择信息资源。要求学生掌握检索案例所列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第三章科技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第一节信息检索原理第二节信息检索语言第三节信息检索技术第三章主要讲述信息资源的检索技术和基本检索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等检索技术,并能正确的制定检索策略。第四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概述第二节网络学术资源检索第四章主要讲述网络信息资源的概述及检索利用。要求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类型和搜索功能、各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及开放存取资源。第五章科技信息源的评价与合理应用第一节信息资源的评价第二节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第三节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第五章主要讲述电子信息资源的评价和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介绍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纸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评价方法,了解有关学术诚信和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了解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的基本内容等。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附综合检索报告)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及特点第二节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第三节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第六章主要讲述学术论文写作有关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概念、特点、基本格式和写作程序,并掌握撰写综合检索报告的方法,期末能够独立提供一份符合要求的综合检索报告。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讲授实习讨论习题小计习题不计入学时第一章科技信息素养概述1.信息素养的概念2.信息素养构成要素3.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