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知道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②、能结合课本所分析的实际问题,知道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做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沿切线方向,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得出物体将沿切线飞出,远离圆心。②、让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如何利用离心现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和如何防止离心运动的发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科学规律将帮助我们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也能防止不利因素影响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离心运动的条件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足或消失。教学难点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及其实例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观察总结教学用具:小球、透明胶、水及瓶子、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过“水流星”的制作以及工作原理,知道只要“水流星”的速度大于一定的值,即使在最高点,瓶口打开且倒置,水也不会洒出来。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水的重力提供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水不会流出。那按道理说,如果把瓶子的口盖上,水就更加不会流出来的了。下面我们观察一个实验。[演示实验]:漏水的“水流星”为什么这个“水流星”在运动过程中会有水洒出来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便会有个明确的答案。[板书]:离心现象及其应用二、讲解新课用心 爱心 专心1、离心现象我们知道,一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例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绕某点 O 作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为 v。根据向心力公式我们很容易知道,此时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为Rvm2 。如果这时候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恰好也是Rvm2 ,那物体就会老老实实地绕着这个点 O 做匀速圆周运动了。但是,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会如何运动呢?[演示实验]:甩小球由实验中很明显地看出,物体将沿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抛体运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由于物体具有惯性)那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没有消失,只是比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要小的话,这时物体又会如何运动呢?[演示实验]:甩透明胶从实验可以看出,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小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就会一边转动,一边不断地远离圆心。我们把这样的一种现象称为离心现象。什么是离心现象呢?在书本 39 页有详细的表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