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技术一、引言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是工程技术服务努力追求的目标。随钻测井相对于电缆测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随钻测井资料是在泥浆滤液侵入地层之前或侵入很浅时测得的,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原状地层的地质特征,提高地层评价精度;二是随钻测井在钻井的同时完成测井作业,减少了井场钻机占用时间,从钻井一测井一体化服务的整体上节省成本;三是在某些大斜度井或特殊地质环境(如膨胀粘土或高压地层)钻井时,电缆测井困难或风险大以致不能进行作业时,随钻测井是唯一可用的测井技术。因此,随钻测井既提高了地层评价测井数据的质量,又减少了钻井时间,降低了成本。(一)、随钻测井技术发展现代随钻测井技术大致可分为三代:90 年代初以前属于第一代,提供基本的方位测量和地层评价测量,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用作“保险”测井数据。但其主要应用是在井眼附近进行地层和构造相关对比,以及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确保能采集到在确定产能和经济性、减少钻井风险时所需要的测井数据。90 年代初和中期属于第二代,方位测量、井眼成像、自动导向马达及正演模拟软件相继推出,通过地质导向精确地确定井眼轨迹。司钻能用实时方位测量,并结合井眼成像、地层倾角和密度数据,发现目标位置。这些进展导致了多种类型的井,尤其是大斜度井、超长井和水平井的钻井取得很高的成功率。从 90 年代中期到目前属于第三代,称为钻井测井(LoggingforDrilling),提供界定地质环境、钻井过程、采集实时信息时所要求的数据。表 1 随钻测井技术发展年份里程碑技术年份里程碑技术1929第一项随钻测里专利1993电阻率、密度、中子三组合随钻测井1930电缆传输的随钻电阻率测井1994硬地层随钻声波测井1969第一代泥浆脉冲遥测系统1995随钻电阻率、密度成像测井1970第二代泥浆脉冲遥测系统1998软地层随钻声波测井1978泥浆遥测系统 Teleco 商业化2001随钻核磁共振成像测井1984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2003随钻地层压力测试1986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2005新代随钻测井系统 Scope1987随钻密度测井二)、随钻测井的一般知识1、随钻测量 MWD包括井眼几何形状(井眼尺寸、井斜、方位等)的测量,与钻井工程相关的工程参数(钻压、钻具扭矩、井眼压力、转速、环空压力等钻井参数)的测量,以及对自然伽马、电阻率的测量。主要是测量工程数据,并具有单一性。2、随钻测井 LWD在随钻测量 MWD 的基础上,增加了识别岩性和孔隙性、判识储层的方法如中子、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