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既然这样,那你知道哪些端午节的知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自 2024 年,“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端字是什么意思:开头、初始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以“端”来称呼,如称“端五”,也即“初五”。 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五”字讳,由当时的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 端午节送啥礼品比较好 一、粽子 粽子的一种,即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九只粽连成一串,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大多作为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子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二、香囊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 三、艾虎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据说可以镇祟避邪、保佑安宁。 四、松花蛋、咸鸭蛋 经过历史的演变,松花蛋和咸鸭蛋已经成了我国最受欢迎的风味蛋,也逐渐形成了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