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老翁捕虎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老翁捕虎》是清代大文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的一件故事。顷刻之间,一头罕见的猛虎就死在一位年迈的老翁手里,使人对唐打猎的绝技不能不倍加赞叹。以下是我整理的老翁捕虎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老翁捕虎》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大意。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沟通,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不懂的词语圈出来共同解决。 重难点 重点 领悟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难点 比较阅读。 一、课前预习案(小组评价) 、资料助读 1、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 2、关于笔记小说: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采纳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 《老翁捕虎》译文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旌德县出现了老虎。 不到几个月,傍晚出城的老百姓被老虎吃了十几个。过往的客商有几拨因为贪图赶路,黎明时分也被老虎伤了许多人。当时,纪晓岚的一个同族哥哥任知县,曾几次招集本地的猎户搜寻老虎,结果,猎户也被吃了几人。一时间,全城的人惶惶不安,平常吃的菜、盐、油、米等生活必需品都开始缺货了。 无奈之际,当地一个人建议:“咱们去请徽州的唐打猎吧!除非他来了,不能消弭这场祸害!”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就问:“唐打猎是什么人?有这本事么?” 那人说:“肯定行!”说着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明代,徽州(现在的安徽歙县。)有一个姓唐的人,刚刚结婚不几天,一天进山被老虎吃了。他的老婆很难过,孩子生了后,专门向天祷告:“你长大后,假如不能杀虎,就不是我的儿子!后代子孙假如不能杀虎,也都不能算是我的子孙!”这孩子长大后,四处拜求名师,终于练就了猎虎绝技。从此后,唐氏世世代代都以擅长猎虎绝技,闻名当地。 纪晓岚的同族哥哥听后,与众人协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