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材理解 [基础与积累] 1、下列每个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在后面括号中订正。 (1)我的童年没有悠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的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 (2)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密,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 ) (3)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的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复去地看。 ( ) (4)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栽了好多白纸。 ( ) 2、填写叠音词。 花花()() 磨磨()() 完完()() 规规()() 3、选词填空。 凄惨 惨淡 愁苦苦 楚 (1)家中光景很是( ) (2)他( )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 (3)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 ) (4)我是怕他看见那本( )的课本生气。 [探究与体验] 1、课文文字浅显易懂,耐人寻味,请仔细阅读品味,并探讨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调。 2、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让人笑起来。(联系全文理解加点字的含义) 3、我的第一本书有哪些深层含义,试着说一说。 4、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而在结尾却说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交代? [拓展与欣赏] 最美的书包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七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快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爱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站,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漂亮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