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学设计 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玩出了名堂》,告诉我们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发现了微生物。 今日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深究 1、老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 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老人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3、每组推举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 4、师生评议。 四、沟通体会 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 2、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3、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五、情境表演 1、自由组合,设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创作表演课本剧。 2、指名上台表演并评选最佳小演员。 《找骆驼》教学设计 2 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详细”“不紧不慢”“指点”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1.制作幻灯片课件: (1)课题,配背景; (2)“学习提示”上的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背古诗两首 二、情境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团橡皮泥。请甲同学来按左边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