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进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课文配有二幅插图: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动的场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晋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场景。这二幅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设计将从问题入手。只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才能深化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化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 29 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老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 2 谁同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 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信任,待我们深化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 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