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_第1页
1/7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_第2页
2/7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_第3页
3/7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 1、《念奴娇》: ⑴ 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宽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们的遗迹,并且果真找到了,这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来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毫无疑问,词人写到这里,一定会激动异常,会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后用慨叹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景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亮了。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装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敌方的战船烧成灰烬。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