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_第1页
1/5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_第2页
2/5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_第3页
3/5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 1、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2、《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3、《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5、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