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旅程一、学习目标 1.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问题探究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着概括全文。问题 2: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概括段落大意:问题 3:本文的导语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方式,有什么作用?问题 4:文中有很多描述性的句子也有一些精彩的评论,试找出文中精彩语句,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问题 5: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三、目标检测:阅读选文,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酒泉 10 月 16 日电 2003 年 10 月 15 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① 上午 9 时整,②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③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④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⑤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1.节选文段在“电头”中点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段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角度写了飞船升空的情景。2.第二段顺序不够合理,请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外两个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4.为节选部分加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配餐作业一、基础题(A组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上午 9 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 年,19 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