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第一章移民之家引言19 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1865)的毕生活动,正是在解放黑奴,使美国成为永远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高尚的思想”的鼓舞下,最终不仅正确地处理了当时严重的国内种族矛盾,捍卫了联邦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使美国人民深深记住了民主主义的真谛,并为整个人类留下了一笔“爱好自由”的遗产,这位“美国之父”成了地道的“人类之友”。他生平的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不仅有益,而且是伟大的了。1809 年 2 月 12 日,在美国肯塔基州开拓地的一间简陋的小木屋里,一个伟大的生命呱呱坠地,他就是 52 年后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个与其祖父同名的男婴。小林肯的祖父亚伯拉罕·林肯原系北美弗吉尼亚州罗金汉县的民兵上尉,后举家搬迁到肯塔基州,膝下两女三子。小林肯的父亲托马斯·林肯排行第三,成年后常住肯塔基州的华盛顿县,“给人当雇工,做木匠,在州属民兵队服役,一度担任过坎伯兰县的警察”。小林肯 9 岁丧母,后在贤慧、勤俭的继母的爱抚下成长。多年之后,“亚伯”仍念念不忘她的至真至圣的“母爱”,并高度评价她“对他的无声感染力”。林肯总统自幼勤奋好学、单是为了写好字,他就作了不懈的顽强努力。家里“没有钱买纸笔,他就用木炭四处涂画,在沙地和积雪上练、勤练苦练,最终练就了一手好字。”为生计所迫,林肯一家人都得从事非常艰苦的劳动。这种劳苦经历和生活磨炼,铸就了这位伟人的钢筋铁骨,培养了他那超人的勇气、毅力和自信,更赋予了他驾驭自身命运的魄力和体谅民瘼的爱心。他膂力过人,谦虚谨慎,辩才无碍,幽默风趣。他刻苦自学英语文法、数学、丈量和法律等知识,并最终取得律师资格。他善于演说,思路清晰,简洁有力,引人入胜,有“卓越的演说家”之誉。从 1831 年起,22 岁的林肯开始离家独立,先后定居在伊利诺伊州的梅肯县和散加芒县的纽萨勒姆村,当过店员、邮递员、测量员。1837 年 4 月.林肯迁往州府斯普林菲尔德市。从 1834 年至 1842 年,他曾连任四届伊利诺伊州议会议员。1847 年至 1849 年,林肯出任国会众议员。林肯对奴隶制一贯深恶痛绝,但其观点却是“先进而不激进”,他坚决反对奴隶制向北方扩展。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1858 年,林肯发表了“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维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