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课文解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 芳的兰草。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花的沼泽。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荡一叶小舟,在江中泽边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她要将鲜花送给心上的人!诗就这样 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 “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得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夜想的心上人呀远在天边。①遗:wèi,给予,赠送。②远道:犹言“远方”。三四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而转为悲哀。抒情女主人公怅立船头,突然一声浩叹:我手中的鲜花送给谁呀?心爱的人儿远在天涯!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它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也是一声无奈的叹息。这是诗的第一幅画面,女主人公思夫心切,涉江采莲,但是想到丈夫远在天涯,悲从中来,不禁发出“采之欲遗谁?”的浩叹。脑海中同时也浮现出丈夫对自己的思念,于是有了下面第二幅画面。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回过头眺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①还顾:回顾 ,回转头向后看。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五六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天涯海角。“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往故 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的人在哪儿?诗中的另一个主人公,一个飘泊异乡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这是诗第二幅画面,在妻子出门采莲的同时,远在天涯的丈夫也伫立在路边,他极目远眺,望着漫漫无尽头的不归路,脑海中浮现出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于是有了上述第一幅画面。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呀,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孤苦 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礼的一个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终老:终生,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最后两句写一对“同心而离居”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于是各在相隔万里的异地, 面对天地发出了同一声呼喊:“忧伤以终老!”两个相爱的人竟然一辈子都不能相聚厮守,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