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经验沟通发言稿 中考经验沟通发言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兴奋能与大家今日在这里相聚,共同探讨、沟通与学习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好经验、好策略。教了二十年的书,现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精神上大不如以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一路走来,陪伴我走过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新理念、新方法时时刻刻熏陶着我,使我在教学上改进不少。今日,借此机会,我将积极倾听与吸取大家的成功经验,用在我今后的教学中。 对于中考的复习,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今日,我作为九年级数学代课老师,仅代表我个人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信任鼓舞,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成绩 教育的艺术本身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与鼓舞,我们课堂上不经意的眼神、话语、动作都会影响到学生。九年级学生到最后冲刺阶段,复习量大,学困生就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破罐破摔,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决不能掉链子,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用欣赏的态度评价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鼓舞,力争提高整体成绩。 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来弹奏课堂的主旋律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九年级学生上新课的时间大概六周左右,其它都是复习课,前后只是课型上发生了变化,课堂的主演还是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表现,把学习上“有共同语言”的学生放在一起讨论、沟通,复习更有竞争意识;对于学困生,我们老师要给他们多指导,把基础的内容搞清楚,也算是一大进步。需要合在一起上课的话,这段时间我们借均衡进展的东风,各校都安装了电子白板,这就给我们的复习带来了方便,既省时,又直观,不妨大家也尝试着用用这高科技。当然,也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通过我们平常的教学来看,让课件牵着老师走,老师又牵着学生走的课堂,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三、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每一项新的改革都有一个过程,我校实施新课改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不能掌控课堂,根据“先学后教,生讲师点”的固定模式进行总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适得其反。后来,我琢磨着,用新老结合的方法,课堂还相对好一些。所以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口吃成大胖子也不现实,我们会慢慢适应,逐步提高。 四、复习阶段的设想与打算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让学生全面掌握七~九年级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