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小学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_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镇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学校由校长负责全校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组织对公共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保障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建立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预防 1、学校利用网络、宣传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常常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搞好校园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对人员密集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交通工具定期进行消毒。 3、加强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对校内环境卫生的督察,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实施整改。 4、总务处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定期组织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5、加强每日晨检,及时了解缺席学生的原因。 6、对发现的一般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排除传染嫌疑前,不来校上课。 7、学校全体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四)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校医务室报告。 2、学校实行首诊负责制。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根据规定及时限向负责传染病管理的单位报告。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根据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控制 1、凡发现无法确诊的患病及疑似病人,均应立即安排转定点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住院隔离治疗。 2、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实行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3、学校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和消毒工作,尽量避开发生室内感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三、具体操作 (一) 1、制定本预案目的是为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