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专业知识试题及参照答案一、判断题(17 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防止为主,防御与救济相结合”方针。 对 旳2、地球内部发生地震地方叫震中。 错旳3、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一点到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旳旳生地震地方越远,地面导致损失越小。 对旳旳4、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公布制度。 对5、地震导致建筑物破坏形成震灾原因重要有:没有按抗震设防规定进旳行设防,将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抗震设计施工、施工质量达不到原则等。 对6、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地区,此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错旳7、1976 年唐山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破坏旳性地震。 错8、《防震减灾法》立法目和宗旨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旳旳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防震减灾法》第一条)。 对9、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旳 90%以上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旳10、地震时,地面遭受破坏程度叫烈度。同一种地震由于距离发生地震旳地方远近不同样,受到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感觉也不同样样,因此旳旳旳烈度也不相似。 对11、解放后,我国发生灾害性地震,如邢台、海城、唐山都在东部地区旳,因此我国地震分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 错12、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状况下,可以向社会公布他做出地震预测意见旳。错13、震级是对地震大小一种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能量多少有关。旳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对14、地震预报包括 4 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对15、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者规划选址阶段进行。 对16、地震安全性评价重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确旳实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 对 17、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即可直接作为该详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规定旳。 错二、单项选择题 (28 题)1、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成果。 旳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烈度和震级区别( 旳A )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影响或破坏程度; 旳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多少; 旳旳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多少; 旳旳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