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数学必学的知识点讲解 1、圆的原则方程: 圆心为 A(a,b),半径为 r 的圆的方程 2、点与圆的关系的推断(措施):(1),点在圆外(2),点在圆上(3),点在圆内 4.1.2 圆的一般方程 1、圆的一般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1)①x2 和 y2 的系数同样,不等于 0. ② 没有 xy 这样的二次项. (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 D、E、F,因之只规定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3)、与圆的原则方程相比拟,它是一种尤其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原则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推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措施 用坐标法处理几何问题的环节: 第一步: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达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另一方面步:通过代数运算,处理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成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 1、点 M 对应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3、空间中任意点 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来表达,该数组叫做点 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 M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学的学问点讲解 2 复数的概念: 形如 a+bi(a,b∈R)的数叫复数,其中 i 叫做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 C 表达。 复数的表达: 复数一般用字母 z 表达,即 z=a+bi(a,b∈R),这一表达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 a 叫复数的实部,b 叫复数的虚部。 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 Z 的横坐标是 a,纵坐标是 b,复数 z=a+bi(a、b∈R)可用点Z(a,b)表达,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达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明显,实轴上的点都表达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达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集 C 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 这是由于,每一种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种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种点,有惟一的一种复数和它对应。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达措施,即几何表达措施。 复数的模: 复数 z=a+bi(a、b∈R)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 Z(a,b)到原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