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要点现代大地测量特点: 长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实时、迅速。“四维” 地心。学科融合。控制网设计的目的: 指控制网应达到的 3 个质量原则: 精度原则、可靠性原则、费用原则1) 网的优化设计可分为: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图形设计),三类设计(加密设计) 2)优化设计的措施 1)、解析法: 2)、模拟法6 度带 L0=6n-3 n=l/6 取整+1 3 度带 L0=3n n=l/3 简述不一样坐标系转换计算流程1、搜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叠点成果;2、分析、选用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叠点;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措施和坐标转换模型;4、根据确定的转换措施和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分析重叠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出粗差点;6、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规定期,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7、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的坐标系坐标。影响水准测量的原因有:① 仪器误差;②外界原因引起的误差;③观测误差;④客观原因的误差为了减弱这些误差的影响,作业中应注意:1、严格控制观测时间,选择最佳观测条件;2、作业前把仪器放在阴凉处半小时,设站时用测伞遮阳;3、每测段设为偶数站,奇数站和偶数站采用相反的观测程序;4、每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线离开地面足够高度,坡度较大地段应合适缩短视线;5、来回测应沿同一路线,并使用同一仪器和尺承;6、对于客观原因产生的误差只能通过改正数的措施予以减弱。怎样计算水准测量的每公里高差偶尔中误差和全中误差水准测量数据处理前一般需要计算高差测量的偶尔中误差,以判定外业测量与否达到测量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 几何水准测量一般按来回测量,根据测段高差来回测量较差计算每公里高程测量偶尔中误差的措施如下:式中 △ — 测段来回高差不符值( mm); L — 测段长或环线长(km); n — 测段数; 注意,这里的每公里高程测量偶尔中误差指每公里来回测量高差的中数的中误差,并非指单程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全中误差表达整个高程控制网测量的精度,计算措施如下:式中 W ——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N —— 水准路线环数。 不过全中误差的计算需要较多数量的环,一般规定至少 20 个环线,否则计算的全中误差成果不太可靠。因此,一般中小型高程控制网没有计算全中误差这项指标的条件。而多以偶尔中误差评估测量精度。水准测量的概算1、概算之目的(1)检查外业观测成果质量(2)计算各水准点概略高程,供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