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般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一样的一项是(2 分)( )A.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C.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D.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对垒 打量 抱佛脚 脱贫攻艰 首屈一指B.驱动 交融 博眼球 风云变幻 充耳不闻C.幅员 营销 迭罗汉 不可名状 独树一帜D.寒暄 急燥 唱双簧 山清水秀 鞭辟入里3、古诗文默写。(8 分)(1)关关雎鸠, 。(《关雎》)(2)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烘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 , ”。(4)边塞风光,独特壮观。王维出使塞上,描绘了塞外“ , ”(《使至塞上》)的奇美壮丽风光吧;岑参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压冬林景象。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1)《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种,结合有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①孙悟空 ②猪八戒(2)《水浒》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种事件中来塑造,充足展示人物不一样的性格。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有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①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5、阅读下面材料,按规定答题。(共 4 分)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广。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篇名句却不多。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种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唐诗流传甚广,尚有另一种重要的原因,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长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切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 分)6、阅读下面材料,按规定答题。(共 8 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种标题。(不超过 30 字)(2 分)河南日报 5 月 9 日讯 “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5 月 8 日,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