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一、透镜的分类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化,这个点叫做光心。3、镜的分类: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光折射后偏向主轴;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折射后偏离主轴;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三、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达;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达;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3、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种焦点,它们到光心的距离相等。4、凹透镜的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四、三种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化;2、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异侧焦点,(运用这一点可测凸透镜的焦距)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3、对凸透镜来说,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对凹透镜来说,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一、摄影机1、镜头的作用就相称于一种凸透镜。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2、摄影机工作原理:当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U”表达)不小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二、投影仪1、镜头的作用就也相称于一种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2、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当物距不不小于 2 倍焦距不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三、放大镜1、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种焦距较短的凸透镜。2、使用措施: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合适调整距离,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3、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当物距不不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验的注意事项1、像距是指像到光心的距离,用“V”表达;2、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应置于蜡烛和光屏之间;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体在同一高度,以使像呈目前光屏的中央。二、凸透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