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1[·海南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可以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C.改革农业补助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赔偿机制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1.A [解析] 本题考察个人收入的分派。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可以增长收入,A 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 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助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赔偿机制,可以增长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 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变化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长农民收入,D 项不符合题意。26.C1 D2[·广东卷] 国家记录局数据显示,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的合理措施有( )① 提高劳动酬劳在再分派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严禁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渐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6.C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收入分派公平、推进城镇一体化等知识点。实现社会收入分派公平要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分派中的比重,①表述错误。采用②表述的措施有助于处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较大的问题往往是由非法垄断和竞争导致的,而要处理这一问题应当采用③表述的措施。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④表述错误。2.C2[·重庆卷]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农产品目的价格制度运行机制A.目的价格制度违反了市场供求规律B.补助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补助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目的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的区间内波动2.C [解析] 本题考察宏观调控和财政作用的知识。假如价格高于目的价格区间,就补助消费者;低于目的价格区间,就补助生产者。可见政府通过补助机制调整商品供求,故排除 A。补助生产者,可以保障生产者盈利水平,但并不能决定市场价格变动,由于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故排除 B。财政补助低收入消费者,有助于保障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故 C 对的。目的价格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保障农产品种植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