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化学是环境化学的构成部分,又称污染化学。它重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地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 环境污染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扩散、分布、循环、形态、反应、归宿等各个环节。它的研究目的是为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监测和控制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根据。 环境污染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范围还没有公认的明确界线。一般可分为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生态污染化学等部分,分别研究大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等不一样领域中的污染化学问题。 环境物质历来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后,人们开始研究污染物质。 起初,研究工作多集中于调查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状况,着重于探求处理和控制技术。从 60 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环境对污染物的作用、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效应、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等等,都会对环境保护产生全局性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环境污染研究面向自然环境,以便更深入地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这就推进了环境污染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污染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污染物,例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挥发性烃、耗氧有机物、氮磷营养素、重金属、农药、多环芳烃、卤代烃、多氯联苯、放射性物质等。 自然环境中有许多非污染性天然物质,如无机盐类、金属氧化物、粘土矿物、腐殖质等,以及多种物理原因(如光照、辐射)、气象、水文、地质、地理条件等,还也许有污染性的天然物质,这是污染物存在的环境背景。这种环境背景或者与污染物直接作用,或者给污染物以间接影响。 因此,污染化学的研究对象实际应是由污染物及其环境背景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自然环境是一种开放性体系,时刻有能量流和物质流传送所受的影响原因诸多,并且常常变化,因此污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复杂的。 污染物会在环境中发生迁移和转化。迁移包括来源、扩散、分布、循环等环节,转化则包括形态、反应、归宿等环节。表面看来,迁移仿佛只是变换空间位置的物理运动,而实际上它同污染物的转化交错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增进,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内容,同步,生物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所起的作用,也都同化学反应过程亲密有关。 例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扩散迁移时,可被氧化成为三氧化硫,再遇到氨或金属氧化物时就会形成硫酸盐颗粒物。它随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