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_第1页
1/17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_第2页
2/17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_第3页
3/17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⑵ 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情感目标: ⑴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⑵ 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漂亮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纳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日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资料助读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究性的新诗潮。 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究,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 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 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 17 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方、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 年生,北京人。1968 年高中毕业。1980 年在《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星星变奏曲》优质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