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学考试制度优势 推进高等教育立交桥建设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乔丽娟 孔超 “构建终身学习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是教育部公布的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 20 个重大问题之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点规划的时代课题。我们认为,从“穷国办大教育”的基本国情出发,充足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制度优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进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是一种比很好的政策选择。一、自学考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制度基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党和政府为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制度创新。邓小平同志在刚刚复出很快的 1977 年就多次强调,搞现代化,不抓教育不行,“办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多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要两条腿走路”。1978 年 2 月,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汇报》提出:“我们要建立合适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通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就应当在使用上同等看待。”1980 年 2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教育工作时指出:“为了促使青年人自学上进,应当确定一种措施,规定但凡自学有成绩,通过考试合格者,要发给证书,照样使用;并且要认真执行,使青年人不光迷信上全日制大学”。1980 年终,教育部形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措施》,上报国务院。《试行措施》对考试对象、报考手续、考试措施、组织领导、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等重大事项做出了原则性规定。1981 年 1 月,国务院批转了《有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措施>的汇报》,并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试点。这标志着自学考试的正式创立。由于自学考试适应了公众的迫切需求,一经创立,就受到求学青年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到 1985 年终,全国共开考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教育、体育等科类 60 余种专业。与此对应,自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从 1981 年下六个月的 4000 余人,发展到 1985 年下六个月的 151 万余人。进入 90 年代后来,自学考试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通过数年实践,自学考试逐渐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在这一阶段,自学考试的规模迅猛发展,开考专业大幅度增长,非学历证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