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鉴赏与收藏投资讨论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题材门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书画市场上受到了追捧。收藏投资者在投资传统山水画之前,不仅要熟悉山水画的进展历史,学会欣赏和鉴定画作的艺术价值,还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根据自身资产情况,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画家和画作。 山水画;鉴赏;投资 以山水画为代表的古代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然而历经沧桑之后,现存世的古代书画已经很少,而且古代书画市场上还有大量伪作、赝品充斥着。这就要求古代书画的投资、收藏者要具备深厚的美术史论知识素养,需要有推断画作艺术价值、辨别画作真伪的能力,尤其要懂得鉴定划分画作的年代[1]。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收藏投资应以欣赏与鉴定为始。 一、欣赏与鉴定 关于鉴、赏二字,明末书画鉴藏家张丑曾说:“赏鉴二义,本自不同,赏以定其高下,鉴以定其真伪,有分属也。当局者苟能于真笔中力排草率,独取奇妙,此为真赏者也。又须于风尘内,屏斥临模,游扬名迹,此为真赏者也。是在当局者顾名思义焉斯可矣。”[2]由此可知,欣赏与鉴定是书画评判的两个角度:赏是以观赏笔墨形式,读懂创的审美意趣为目的;鉴则是借助画作本身笔墨浓淡干湿、构图样式或外部装裱、文献资料记载,来推断画作的归属与真伪。然而,对于山水画的欣赏与鉴定都要建立在赏鉴主体对书画进展史论的充分了解乃至精通的基础之上,二者之间也并非是截然对立的,“赏鉴合一式的品鉴在文人式的赏鉴活动中尤为明显”[3]。根据画作艺术价值和所处时代,传统山水画的收藏投资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三个层级。第一层便是宋元及之前的山水画,它们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多被博物馆、美术馆、讨论院等官方机构收藏。这一时期的画作在书画投资市场上鲜有出现,基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间或出现在拍卖会上的一些宋元及之前的画作,极有可能是由后代画家仿制,一旦被确证为名家的精品真作,大多都会超估价成交。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明清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吴门四家、清四王、清四僧、扬州八怪等画家的画作也屡屡拍出天价。这些大家的画作属于收藏投资市场的第二层,这些精品也不是一般的民间收藏者所能涉足的,多是由一些爱好书画的企业家、银行或艺术基金介入。例如,文徵明所作《溪堂别图》(图 1)在北京保利2024 年秋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拍出了 8797.5 万元人民币高价。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山水画对于民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