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测试题试题 1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BC)。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BD)。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C)。A、1997 年 3 月 14 日 B、1997 年 7 月 1 日C、1997 年 10 月 1 日 D、1998 年 1 月 1 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 12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C)。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劳改机关 D、公安机关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3 年、罚金 1 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D)。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犯罪客体 2、犯罪中止 3、剥夺政治权利 4、数罪并罚 5、刑罚执行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五、案例分析(16 分)案情:徐某某,男,1984 年 10 月 21 日出生,聋哑人,学生。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 年 9 月 17 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