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会计含义及会计目标一、会计含义与特征①会计概念1、人们对会计认识的几种观点:①管理工具论②艺术论③信息系统论④经济管理活动论2、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与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3、会计本质: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决定其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㈡会计特点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②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③会计核算以凭据为依据,严格遵守会计规范。二、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㈠会计职能①会计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②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③分析经济情况。④预测经济前景。⑤……㈡会计目标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二节:会计对象与会计任务一、会计对象⒈什么是会计对象?答: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工作的主体)⒉会计对象是什么?答: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二、会计任务①根据会计规范要求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情况,提供经济信息,提供会计信息。②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所有者利益。③加强计划和预算,合理和节约使用资金,改善经营管理。④检查分析企业经营业绩,参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三节:会计基础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假设⒈会计假设是指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设。⒉会计假设包括①会计主体单位(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②持续经营假设③会计分期假设(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④货币计量假设(假设货币的价值不变)二、会计核算基础㈠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㈡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第四节:会计计量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计量货币计量几种主要方法:㈠历史成本㈡重置成本㈢可变现净值㈣净值㈤公允价值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㈠可靠性、客观性、可验证性、信息完整。㈡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㈢可理解性(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㈣可比性⒈统一企业纵向可比⒉不同企业横向可比㈤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㈥重要性㈦谨慎性㈧及时性第五节会计方法与会计循环一、会计方法㈠会计方法体系:①会计核算方法②会计预测方法③会计监督方法④会计决策方法⑤会计分析方法㈡会计核算具体方法⒈设置会计科目⒉复式记账⒊填制和审核凭证⒋登记账簿⒌成本计算⒍财产清查⒎会计报表及分析利用二、会计循环㈠确认经济业务(对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确定的过程。㈡编制会计分录㈢过账㈣试算平衡㈤账项调整㈥结账㈦编制会计报表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理论知识㈠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的要素。㈡会计要素的种类及特征⒈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资产的特点: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的构成: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特点:①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②负债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负债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