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中学生物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但对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教学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往往被淡漠。实验课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生物课堂教学最薄弱的一环。这一问题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实验课教学的停滞不前已影响生物教学整体的改革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生物实验课教学提出个人见解。1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生物课程应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课本中,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共有58项,演示实验有14项,实验课时约占总课时数的20%。实验内容和数量的增加、实验类型趋于多种多样的态势。因此实验教学的地位极为重要。2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据了解,池州市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这里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多年不进行统一考试,不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评估,更不管各校的生物教学开展情况,加上中考不考生物,学校领导的应试教育观念没有根本扭转,不能对生物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把生物学科看着是“副科”,让专业生物教师改教其他“主课”,生物教师队伍比较混乱,师资配备较差,流动性大,这些流动教师在生物实验技能上存在很大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由于经费问题、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设施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其具体表现在:2.1教师观念的错位,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许多教师在让学生做实验时,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机会,但没有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在介绍实验原理时,讲的实际是实验步骤,而在每一个实验步骤中,教师没有去挖掘教材,学生不能理解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由于没有重视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还有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因为到初三实验考试时,学生只要记住实验操作步骤和结论,就能顺利过关,不必知其所以然;还有一些教师将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是自己在实验室将实验结果做好后带到课堂让学生看看了事,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许多教师也认为实验教学重要,但只认为它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辅助实验也是围绕知识目标而开设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中,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实验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目标定位,造成目前实验教学状况——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这样的实验教学严重妨碍了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宗旨。2.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上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讲教材中规定的,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照着老师的样子做,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都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和相同的实验仪器、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要得出同一结论,而且部分学生是看别人怎样做,自己就怎样做,特别是两人合作时,有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思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重操作、重结论,轻思维的教学方式,既呆板,又无法使实验教学的作用充分的体现,这种实验教学的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障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2.3实验教学安排和管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