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3页
3/4
季氏将伐颛臾1.能够准确理解“过”“是”“相”“疾”“为”“于”等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能把握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3.理解本文善用譬喻、层层批驳、逻辑严密的艺术手法,并能运用层层批驳的结构方式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主张仁义、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思想。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被尊称为“圣人”。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语》共 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探寻背景春秋时期,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把持鲁国朝政多年,鲁国王室日益衰微。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势力强大了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孙氏门下,且都参与了讨伐颛臾的谋划工作。二人将此消息告诉了孔子,于是就有了孔子与这两位弟子的对话。语录体,一种古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1.识字注音(1)重点字颛臾(zhuān) 虎兕(sì) 出于柙(xiá)毁于椟(dú) 社稷(jì)(2)多音字舍 相 干2.字形辨认 3.一词多义(1)过(2)是(3)相(4)疾(5)为(6)于4.古今异义(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2)有国有家者古义: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今义:“国”指国家,“家”指家庭。1(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4)陈力就列古义: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