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建设—突变论措施及归纳与演绎措施突变论措施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于 1972 年提出的,是一门新兴的数字分支系统。它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考察事物某种过程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在经济管理中,对生产力经济系统实行管理时,可以通过组织、调整和控制等手段避免生产力系统不利突变的发生,诱发有利的突变,以提高经济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有关突变论措施,目前已经明确,所有突变现象统统都是在临界点处发生的。通过严格的数字推导,现已证明,在控制变量不超过 4 个、状态变量不超过 6 个的状况下,尽管突变形态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 2 种类型:折叠型突变;燕尾型突变;椭圆型脐点突变;双曲线脐点突变;蝴蝶型突变;抛物型脐点突变。通过上述突变形式,在对生产系统实行管理时,可以对大量的详细突变现象进行周密观测、分析、计算、判断,找出其规律性,从而实现生产系统最优化运转。突变论理论和措施是完全可以用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事故的发生就是一种突变现象,通过对事故这种突变现象的观测、分析、计算、判断,就能找出事故的发生的规律,然后制定出防止事故的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班组是最易找到事故的发生规律、制定最切实防止措施的阵地。归纳与演绎措施这是辩证逻辑思维的一种基本措施。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种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和结论的一种基本措施;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即根据普遍性原则推论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思维措施。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为演绎准备了前提条件;归纳以演绎为指导,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根据,两者互相渗透又互相转化。在班组实际安全生产工作中,既要注意从个别现象中提炼一般规律,又要善于以一般真理去指导个别事物,在螺旋式的上升进程中面对问题、观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处理问题。归纳与演绎,两者既不可偏废,又不能对立,还不应割裂。归纳演绎措施对班组长进行安全管理有巨大的协助。在生产过程当中,从个别的安全事故隐患中掌握一般事故的发生规律,看清一般事故的发生现象,再去指导隐患的消除和整改。这样,在逐渐消除安全隐患、逐渐掌握事故规律过程当中,生产系统逐渐达到本质安全,安全生产就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