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第二十五课《河中石兽》一、作者简介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内容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二、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① 临:靠近② 干:gān,岸、边③ 圮:倒塌④ 并:一起【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陷入水中。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① 阅:经历② 余:多③ 岁:年④ 募:募集⑤ 求:寻找⑥ 于:在⑦ 竟:究竟,终于【译文】过了十数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寻找石兽,居然无法找到以为顺流下矣。① 以为:认为【译文】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① 棹:名词作动词,划船② 数:几③ 曳:拖着④ 迹:踪迹【译文】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① 设帐:讲学,教书② 闻:听说③ 尔辈:你们④ 究:推究⑤ 屋里:事物的道理【译文】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说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① 是:这② 非:不是③ 木杮:削下的木片④ 岂:怎么⑤ 为:被⑥ 暴涨:(水位)急剧上升,这里指洪水⑦ 携:带【译文】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可以被洪水携带走呢?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① 乃:是② 坚重:坚硬沉重③ 松浮:松散轻浮④ 湮:埋没⑤ 耳:语气词,罢了【译文】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① 之:代词,指石兽② 颠:通“癫”,疯狂【译文】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也太荒唐了吗?众服为确论。① 服:信服② 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译文】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① 凡:但凡② 失:失落③ 当:应当【译文】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但凡河水中失落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盖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