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埠初级中学导学案:《第13章内能》章末复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和实质。2.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与区别。3.理解比热容,会进行有关的热量计算。【重难点突破】知识点一、扩散现象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液体)传染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的压在一起,金板中铅,铅板中有金。D酏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变式训练: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零。知识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例2: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C棉线比铁丝软的缘故D棉线、铁丝分子间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变式训练: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知识点三:内能易混清单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从分子运动理论概念辨别表达方式存在形式单位的观点理解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的冷热程度不能“传递”和“转移”,只能说“是”多少状态量℃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能量的一种形式“具有”状态量J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吸收”或“放出”过程量J2.联系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可能发生改变,但他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如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对于热量的概念要注意几点:(1)物体本身没有热量。(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3)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例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E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F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G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H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知识点四: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无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知识点五: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0C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表示不同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来源:学,科,网]单位J/(kg•℃)公式Q吸=cm△t、Q放=cm△t;可简写为:Q=cm△t[来源:学科网ZXXK]特点(1)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比热容的不同来(粗略地)鉴别不同的物质。(2)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他们的比热容相同。(3)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与物态有关,例如水的比热容与冰的不同。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调节温度(1)使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形成海陆风。(2)农民在秧田里灌溉一些水,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护作用。作冷却剂或取暖(1)汽车发动起、发电厂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水作为冷却剂。(2)冬季供暖用的散热器、暖水袋。例5:关于比热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一块铁的比热容比一个铁钉的比热容大B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吸热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无关D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同知识点六:热量的计算1.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