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权力依法法律规范公开运行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关于行政权力依法法律规范公开运行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现将我县行政权力依法法律规范公开运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权平台运行情况 自 xxxx 年我县行政权力依法法律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正式启用以来,我县行权运行平台运行事项共计 xxxx 项。其中:xxxx 年录入 xx项、xxxx 年录入 xxxx 项、xxxx 年录入 xxxx 项、xxxx 年 xx 月录入 xxxx项(今年 xx 月录入 xxx 项,x 月录入 xxxx 项)。从平台录入事项来看,录入事项与办理事项严重不符,如低保、社保、医保等,办理事项远远大于录入事项;从事项录入的质量来看,个别录入事项最基本的内容都未反映出来,应付现象严重;从事项录入时限来看,行权单位基本为事后补录。 二、行权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权单位对行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各行权单位虽然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但未把行权工作列入议事工作日程,没有定期讨论行权工作,对行权办理事项录入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硬性要求工作人员网上录入。同时,各行权单位一半以上的分管领导不清楚本单位具体的行权事项,更不清楚常用事项。 二是工作人员行权业务不熟悉。从行权平台搭建以来,县法制办、县信息办多次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因行权单位平常不重视行权工作,具体操作较少,加之主动学习不够,大多数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熟悉行权事项录入操作流程。 三是行权事项录入一阵紧、 一阵松。省、州对行权工作实行月通报制,县法制办、县监察局根据通报情况,多次实行开会、督查、电话催办的方式要求行权单位落实,个别单位会突击一下;平常不催办,没有一个行权单位主动在行权平台上录入办理事项,大部分单位甚至不把这项工作当作一回事。 四是录入行权事项红灯报警和黄灯预警较多。行权单位对行权工作应付较多,不认真编制事项流程图、不合理设置监察点,录入一项、报警一项。同时,在录入事项时,不根据流程环节要求录入事项办理内容,也是报警主要原因之一。 五是行权事项办理体外循环、事后补录现象严重。从省到州一直要求行权办理事项不允许搞体外循环,即行权事项从登记(受理)开始,就要在行权平台上操作,直到事项办结,目前没有一个行权单位按要求进行落实。至于事项补录工作,也没有几个行权单位把办结行权事项完全录入到行权平台上,致使行权平台录入数量较少。 六是没有进行行权事项动态调整。今年 x 月,县政务...